欢迎您来到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近更新
首页 > 地矿文化 > 黄山新歌

黄山新歌

发稿时间:2022-07-04 14:52:00      来源: 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     浏览:26034


黄山新歌  胡济源

那是一个似火的夏日,

一位伟人神采奕奕向我走来;(注)

他钟情于我的丰采,

他说:“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

这声音传遍神州,远播海外,

从此,人流如潮向我拥来,

除了黄皮肤的、还有白皮肤、黑皮肤的,

他们赞赏着我雄奇的风骨、 秀丽的身姿、洁净的肌肤、超凡的气度,

同时,他们也反复谈论着我的身世,

他们说我是女娲补天所剩一石,是神的造化;

他们说我的娇子“飞来石”是天外来客,非我所出;

他们说那块似猴的奇石是一只多情老猴得道而成。

千百年来编织成的故事,

一直将我尘封在神奇与虚幻之中,

使我难堪和无奈,

也使众多游客抱憾而去。

如今,科学光芒已普照人间,

我再也不愿缄默不语了,

我要郑重向世人宣告我那惊天动地的身世:

远在四亿年前,

今日我的家园还是一片汪洋,

此时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

使白浪滔天的海水渐渐后退,

这里的地壳第一次露出海面。

在经历了五千万年的大陆环境后,

海水又卷土重来,频繁进退。

到了近二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

一场划时代的地壳运动,

使咸涩的海水完全退去,

最终结束了这里的海洋环境。

这块裸露的大地,

开始了漫漫岁月的风雨侵袭和自然剥蚀。

 

当历史推进到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后期,

又一次震撼东亚的地壳运动,

使深藏的炽热花岗质岩浆,

侵入在坚实巨厚的地壳内,

冷却、结晶、凝固后形成我的“胚胎”

这便是远古时期的“地下黄山”

是我生命的初始。

后来,我在地壳母体中又养息了四、五千万年,

那时恐龙称霸地球,

它们的生息活动,

在我身边留下了丰富的化石遗迹,

成为今日宝贵的地质旅游景观。

 

进入新生代后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不仅造就了我国西域的“世界屋脊”,

华夏东部地壳也普遍抬起;

我在母体中相随上升,

原先覆盖着的巨厚岩层不断风化剥蚀。

在经受了难以想象的漫长等待之后,

到了五、六千万年前的第三纪时期,

我终于冲开了岁月的拖盖,

石破天惊,

一个色彩斑斓的花岗岩体露出地表,

莲花、天都一批花岗岩山峰脱胎而出;

第四纪强烈的地壳断块升降运动,

又助我急剧上升,茁壮成长,

形成了高逾千米,翘首云天的花岗岩峰林。

我的生命之源是地球动力,

正是这种运动变化着的力量,

塑成了我的躯体,赋予我灵气。

就在地壳抬升隆起之时,

我坚硬的花岗岩身躯被地应力裂解,

形成强烈下切的断层峡谷和纵横交错的裂隙节理;

地表的流水、冰冻、重力崩塌和风化作用,

又将我修饰得更加婀娜多姿,

造就了无数奇异峰石和自然美景。

异彩纷呈的逍遥溪,

是一条张开性断层演化而成的溪流;

地壳中的冷、热水沿断层溢出,

形成了“天下名泉”和溪北岸的多处流泉。

驰名中外的“飞来石”,

是三组垂直和水平节理切割演化而成的奇石。

那端坐峰颠、凝神远眺的“猴石” ,

是一块巨大的球状风化孤石。

 

然而,在我成长历程中并非时时春光明媚,

也曾蒙受劫难;

二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时期,

地球气候骤然变冷,

我一度艰难地生存在冰冷的环境中,

巍峨的身躯终年被巨厚冰雪覆盖。

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冰封雪盖之后,

天地间又透出了暖意,

冰冻渐渐消融,

巨大的坚冰沿斜坡谷地向下滑动,

在我躯体上镌刻下享誉人间的冰川遗迹。

表鸾峰崖壁上的七条沟槽,

就是当年冰川奔泻、冰块撞击留下的磨蚀痕迹;

令人神往的“人字瀑”和“百丈泉”陡崖,

是冰川汇流的悬谷。

经历了冰川洗礼,

我显得更加雄奇伟丽气韵超凡,

遍布全山的冰川地貌景观,

成为地学科研热题,

我也因此身价百倍。

 

大自然青春永驻威力无穷,

造就了我雄奇的身躯和多姿丰采。

在岁月长河中,

源于地球内外持续永恒的自然力,

还将不断塑造和雕饰我的形象,

在人类的艰辛开发和智慧点化中,

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美。

 

注: 1979年7月邓小平视察黄山。

此文曾刊登于《黄山日报》,《安徽科技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9-2021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www.ah3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黄山东路172号 电话:0559-2313090 邮编:245000
版权所有: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 备案号:皖ICP备07011488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