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队复查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复查结果,我队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评,成功保留这一国家级荣誉称号。这是我队自2015年首次获评以来,连续四届摘得此项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充分彰显了其在文明创建道路上的扎实作风与持久成效。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我队将专业优势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凝心聚魂筑牢信仰根基。我队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文明单位创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通过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创新基层党支部联学联建模式,走进黟县柯村、桐城六尺巷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化相关业务单位的交流协作。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黄山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厅、黄山好人馆等教育基地,通过实景教学、观看警示片和开展党纪知识测试等多元形式,不断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先后有43名退休老党员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群团工作,深化“双树双建”行动,1人次获省“双树双建”主题教育活动年度标兵。
地质立队,资源能源勘查力度不断提升。我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重要回信精神,持续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谋划安徽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专项攻关工程,申请立项子项目5项。承担并完成了“安徽省黟县碧阳镇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项目,取得日取水量1500吨以上,水质达中型矿泉水源地标准。开展了休宁县璜茅石英矿深部及外围详查工作,探获脉石英矿石资源量110.25万吨,提交脉石英矿中型矿产地一处。开展休宁县溪东地区建筑用玄武岩矿勘查,提交建筑用玄武岩矿大型矿产地一处,资源量超1亿吨。开展歙县伏川玄武矿勘查,提交建筑用玄武岩矿、闪长岩矿中型矿产地一处,资源量近3000万吨。2024年,三人参加全省地勘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荣获团体优秀组织奖,一人荣获单项第一名。
服务地方,专业力行筑牢创建基石。我队坚持将中心工作与服务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建设。2020年提交了《安徽省黟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成果报告》,初步圈定了十余处无公害富硒富锌土地资源基地开发选区,为黟县“五黑”特色农产业发展及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黟县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富锌富硒特色农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2023年组建精干力量,积极配合黄山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工作,推进了黄山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农夫山泉来黄山投资建厂。2024 年,助力休宁县齐云山镇成功获评三星级地质文化村(镇),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新活力。
夯实职责,技术支撑助力防灾减灾。我队做细做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发挥黄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和区县分中心的工作职责,选派技术人员下沉驻点服务,开展汛前地灾排查、汛中地灾应急和汛后的地灾核查。已连续五年承担歙县长陔乡防洪应急工作的包保任务。积极承担区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等项目,精确划定地质灾害风险区,科学提出防治对策,积极跟进地灾防治工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2024年黄山市“6.20”灾情发生后,全队迅速响应,高效完成应急调查、排查及灾后重建,核查隐患点近800处,提交应急报告近350份,协助转移群众4000余人次,获得地方政府9封感谢信,1名队员荣获黄山市防汛救灾抢险先进个人称号。
以人为本,爱心奉献传递社会温情。我队锚定乡村振兴建设,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队领导班子深入歙县岩源村、黟县丰梧村、休宁小阜村等地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及五保户,解决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等帮扶共建资金超10万元,采购助农产品5万余元,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连续三年开展“一日捐”活动,全队近700余人次踊跃参与,累计捐款超5万元。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近三年累计献血量超34000毫升,用热血传递温暖,荣获黄山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积极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包保责任,近三年在职党员积极参与高铁高速路口文明引导、“五微行动”以及包保责任路段志愿服务活动超800人次;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争取国家资金550万元实施地质大院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天然气入户工程;建立常态化关怀机制,通过电话、上门探访及时解决离退休人员需求,“七一”组织老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重阳节举办文体活动营造欢乐氛围,先后为115名70岁、80岁、90岁的老同志发放生日礼金,传递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近三年慰问困难党员、职工、群众达100余人次。
地质科普,志愿服务点亮文明之光。我队立足公益科普,组织老专家、青年技术员成立科普队伍,进校园、社区,开展科普宣传、防灾培训等60余场志愿活动,让“三光荣”的行业精神薪火相传。2017年,与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创立“黄山自然讲堂”,通过VR体验、矿石标本展示等互动方式,累计举办活动75场次,该项目于2021年作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应对气候变化典型案例。同时,依托新建的省级科普基地“黄山市地质科普馆”,组织开展地球日等各类科普活动,拍摄青年短视频《珍爱地球》被省地质学会评为优秀奖,持续扩大科普覆盖面,各类科普活动累计惠及群众8000人次。
“全国文明单位”,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时刻鞭策着332地质队在实干中不断前行。面向未来,我队将着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主责主业更深层次融合。立足地质专业优势,持续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不断攀登地质事业与精神文明互促共进的崭新高峰,在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