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最近更新
首页 > 地矿文化 > 谢谢您,老李!

谢谢您,老李!

发稿时间:2025-08-06 17:19:00      来源: 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     浏览:120

八月伊始,六点半的晨光刚刚漫过实验室的玻璃窗,五楼操作间的台面显得格外整洁,烧杯与容量瓶列队如旧,只是那方总被晨曦率先照亮的位置——属于习惯早到的瘦高身影,今日静默地空着。老李,年轻人口中的“教授”师傅李友恒,今天正式退休了。

方寸之间,经纬无言:地质人生的三十八载

1987年夏,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的高材生李友恒,背着行囊迈入332地质队。在数百人的团队中,他坚守在地质实验测试岗位,默默耕耘了整整三十八年。这个不为众人瞩目的岗位,却是地质事业的微观基石。李友恒以其磐石般的沉稳,将漫长岁月锚定于此。他话不多,整日与精密仪器的嗡鸣、试剂瓶的微光、数据报表的严谨字符为伴。从杯瓶器皿间的晨昏流转,到电热板与马弗炉旁的汗水滴落,从比色管上的专注,到布满办公桌的手写记录——这一切,最终凝聚成一部无言的奉献长卷。

俯首耕耘,砺石成金:深耕者的无声担当

在李友恒同志身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绝非空洞的赞美,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动写照。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务再繁重,他总是第一个迎上;困难再棘手,他总能沉下心来化解。那份一丝不苟的严谨,早已融入每一个细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提个人要求。待遇、荣誉……这些词汇似乎从未进入他的考量。2010年,安徽省地矿局发出前往非洲北部地区开展测试工作的号召时,他毫不犹豫、率先响应,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他默默承担,甘于奉献,将个人的得失轻描淡写,却把对集体的责任看得重于泰山。他用行动书写了对地质事业的无限忠诚,用奉献诠释了“三光荣”和“四特别”精神的深刻内涵。

素衣简行,“补丁”映心:岁月鎏金的质朴勋章  

李友恒生活极其俭朴,近乎苛刻地要求着自己。那件胸前总沾着洗不掉的试剂渍,打着“补丁”的白大褂袖口又磨出了洞,他就是舍不得换一件,他说那是过氧化钠“咬”的洞、硝酸“锈”的印,本就是一线化学测试人的勋章,洗洗补补还能穿!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他的这份坚守,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最纯粹的本色,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箴言。“补丁”虽破,映照的却是他纯净如初的内心,是值得我们所有人仰望的精神高地。

卷帙精通,操作精微:千锤百炼的技艺丰碑

李友恒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地质实验测试专家,那套被翻得起毛边的《岩石矿物分析》丛书,近万页纸里记载的几百种分析测试方法,他随口就能报出页码。在一次专业组会上大家一起讨论常规四酸溶样稀土元素偏低问题的解决办法,老李迅速起身,从文件柜里抽出《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指尖精准点在第 476 页:“把高氯酸换成硫酸,再用王水,控制温度和时间,应该没问题。” 大家发现他的大脑就像台精密的检索仪,连每种试剂的最佳配比都记得分毫不差。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实验操作技术,移液管悬空时手腕稳如磐石,滴定终点的判断误差总能控制在一滴以内。

春风化雨,薪火长明:提灯引路后来人

李友恒更是一位胸怀宽广、润物无声的师者。他始终关心着年轻人的成长,是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传帮带”模范。地质实验测试方法又细又杂,既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考验各项微操作能力,面对身边的年轻技术员,他从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只有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在实验操作台前,他手把手地教导新人操作要领;在茶余饭后,他语重心长地分享工作心得和人生经验。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如春风化雨,滋养着一波又一波后来者的心田。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近年来332地质队测试中心的年轻技术人员已多人次在全省、全国地质实验员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不仅传授了技术,更传递了地质人的精神火炬,是照亮年轻一代成长道路的温暖烛光。

今天,我们想对老李说:退休不是终点,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始。谢谢您把最珍贵的年华献给了地质事业,谢谢您让 “严谨” 二字在332地质队测试中心生根发芽,谢谢您用带着补丁的实验服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富足!

谢谢您,老李!  (测试中心 李辉)

老李.png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9-2021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www.ah3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黄山东路172号 电话:0559-2313090 邮编:245000
版权所有: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 备案号:皖ICP备07011488号-1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396号